周五开航后,经过快速装运,港口调出数量回归正常,港口继续去库。
调查取证等执法过程应当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等相关规定执行。第十七条 调查终结,执法人员应当制作调查报告,应当包括被调查当事人的基本情况、经调查核实的事实和证据、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定性意见、处理建议及其法律依据等内容;自由裁量的理由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。
煤炭管理部门发现受理的举报案件不属于本部门查处的,应当及时向举报人说明,同时将举报信函或者记录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2024年房地产市场有望企稳工业用电需求增强将支撑煤价2024年以来,国家及地方政府采取积极措施,旨在稳定楼市。近日,受下游询货需求增加、煤价跌至成本线附近、北港持续去库等因素影响,贸易商挺价意愿增强,港口市场煤价止跌。若政策执行效果较好,则房地产市场将加速好转,工业用电需求将随之增强,市场煤价将有支撑。综上,1月下旬,产地供应将较为充足,终端补库压力不大,产地煤炭市场将保持弱稳运行。
2月上旬,随着上下游放假停工,预计产地市场交投活跃度将进一步转弱,煤价将趋稳;春节前,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不高,预计港口将持续去库,而沿海终端有长协和进口煤作为补充,采购市场煤的积极性也不高,供需双弱下,预计港口市场煤价将逐步稳住。1月3日,河南洛阳出台十条措施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截至1月15日,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、5000K、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915、803、698元/吨,日环比变化0、-2、-2元/吨,周环比变化-15、-21、-15元/吨。
1月以来,虽然进口煤关税恢复,但是由于国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延续宽松,进口煤仍保持50元/吨左右的性价比优势,到岸量仍保持在高位水平。近期寒潮预期、节前补库预期等对动力煤市场能够形成支撑的因素有所转弱,而利空因素则明显增强,导致价格承压下跌。目前距离民营煤矿集中放假时段只有大约两周时间,事故的发生或导致部分煤矿提前进入假期模式,产量收缩时间或较预期提前。周均价方面,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-现货交易价5500K、5000K、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923、815、707元/吨,周环比变化-9、-7、-7元/吨。
进口煤的不断攀升,是今年沿海终端对内贸煤需求始终偏弱的最重要原因。进口煤持续挤压内贸煤2023年我国的煤炭进口量达到47441.6万吨,同比增长61.8%,创历史新高。
其中12月份克服冬季恶劣天气对运输的影响,进口量达到4729.7万吨,同比增长53.0%,环比增长8.7%,一举创下单月历史新高。不过,当前煤炭日耗仍处于全年高位水平,叠加仍处于保供阶段,因此多数煤矿销售仍有保障,同时大企业外购价格和内陆电厂采购价格基本平稳,因此矿方调整价格意愿不高,发运成本继续对港口市场形成支撑。另外,上周河南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,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,目前该公司所属的13对矿井已经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。综合来看,当前影响港口市场的利空因素占据上风,价格运行明显承压,但是鉴于产地价格并未明显松动,发运成本仍在高位,叠加安监趋紧预期和贸易风险加剧,上游的发运积极性也在下降,因此后期到港现货资源或有收缩,进而能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。
终端压价行为愈发强势目前电力终端库存虽然较前期有所回落,但是仍处于近几年的绝对高位水平,叠加寒潮天气预期走弱和后期春节效应显现,电力终端日耗将高位快速回落,库存的安全边际将有明显提升,这将进一步支撑终端的议价话语权,保持强势压价下的刚性采购本期,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1075元/吨,较上期小幅下降1元/吨,环比下降0.1%,其中高卡煤降幅相对较大。1月11日,纳入统计的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17.3天。鄂尔多斯区域部分中小型电厂库存下降较快,释放部分补库需求,煤矿销量小幅提升。
电厂库存仍处同期高位,近期电厂补库多以长协煤和进口煤为主,现货采购需求疲软,预计短期内市场煤价格小幅下跌为主。供给分指数为50.63%,环比下降0.76个百分点,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电煤供给量继续增加,增幅有所收窄。
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(CECI)编制办公室发布的《CECI周报》(2024年3期)显示,CECI沿海指数(周)5500大卡现货成交价较上周持平,5000大卡现货成交价环比上周回落。综上分析,建议:一是重点关注春节期间煤矿生产安排,考虑库存消耗情况,提前做好春运期间采购节奏的优化和调整,保持电煤库存始终处于合理水平;二是中国气象局预测,受强冷空气影响,15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,应提前做好应对大范围寒流及雨雪天气各项应急预案及应对措施。
电煤耗量环比基本持平,入厂煤量环比略有增长,库存环比小幅增长。近期进口煤贸易商报价较为坚挺,实际成交量一般,价格以稳为主。本周港口库存持续下降,但调出量多以长协煤及化工煤为主。港口方面,电煤市场现货价格小幅下跌。晋北区域煤矿生产正常,各环节库存仍处高位,下游需求释放缓慢,市场煤价格小幅下调。航运分指数为46.31%,环比下降2.30个百分点,连续3期处于收缩区间,表明电煤航运价格继续下降,降幅有所扩大。
本周,发电量环比小幅增长,供热量环比略有下降。分项指数中,供给和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,需求、价格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,所有分指数均环比下降。
需求分指数为49.67%,环比下降0.33个百分点,处于收缩区间,表明电煤需求量开始下降。本周(1月5日至1月11日,下同),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,环比(12月29日至1月4日,下同)增长2.6%,同比增长22.0%;日均供热量环比减少1.5%,同比增长16.7%;电厂日均耗煤量环比减少0.2%,同比增长13.4%;日均入厂煤量环比增长0.6%,同比减少4.3%。
产地方面,陕西区域煤矿供应稳定,少数煤矿降价销售,但下游需求无明显改善,整体成交量偏弱。2023年,我国共进口煤炭47441.6万吨,同比增长61.8%。
综合来看,全国气温普遍恢复至常年同期偏高水平,电厂日耗逐步下降,下游需求难有明显改观,贸易商近期抛货意愿逐步增强,短期内市场煤呈现供需两弱格局。价格分指数为45.97%,环比下降4.27个百分点,处于收缩区间,表明电煤价格由增转降。1月12日,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12月份,我国进口煤炭4729.7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53.03%;较今年11月份增长8.71%。本期,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.63%,在连续9期处于扩张区间后下降至收缩区间,环比下降0.71个百分点。
库存分指数为50.33%,环比下降0.92个百分点,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电煤库存量继续增加,增幅有所收窄。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继续小幅下降。
采购经理人指数在连续9期处于扩张区间后下降至收缩区间,环比下降0.71个百分点;分项指数中,供给和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,需求、价格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,所有分指数均环比下降。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,1月1日-1月7日,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,其中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65万吨,环比下降0.23%;全国高速公路货车累计通行4889.8万辆,环比下降6.06%
供给分指数为50.63%,环比下降0.76个百分点,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电煤供给量继续增加,增幅有所收窄。港口方面,电煤市场现货价格小幅下跌。
1月12日,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12月份,我国进口煤炭4729.7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53.03%;较今年11月份增长8.71%。综合来看,全国气温普遍恢复至常年同期偏高水平,电厂日耗逐步下降,下游需求难有明显改观,贸易商近期抛货意愿逐步增强,短期内市场煤呈现供需两弱格局。航运分指数为46.31%,环比下降2.30个百分点,连续3期处于收缩区间,表明电煤航运价格继续下降,降幅有所扩大。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,1月1日-1月7日,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,其中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65万吨,环比下降0.23%;全国高速公路货车累计通行4889.8万辆,环比下降6.06%。
电煤耗量环比基本持平,入厂煤量环比略有增长,库存环比小幅增长。本期,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.63%,在连续9期处于扩张区间后下降至收缩区间,环比下降0.71个百分点。
鄂尔多斯区域部分中小型电厂库存下降较快,释放部分补库需求,煤矿销量小幅提升。采购经理人指数在连续9期处于扩张区间后下降至收缩区间,环比下降0.71个百分点;分项指数中,供给和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,需求、价格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,所有分指数均环比下降。
1月11日,纳入统计的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17.3天。电厂库存仍处同期高位,近期电厂补库多以长协煤和进口煤为主,现货采购需求疲软,预计短期内市场煤价格小幅下跌为主。